本所課程
特色課程
本所自創所以來雖一向以研究為主,但也持續開設南管和古琴等實作課程以及亞洲音樂、全球音樂等課程,希望藉此拓展學生的音樂經驗和國際視野。在政府推出新南向政策後,本所在校方大力支持下,從106-1學期起開設一系列亞洲樂舞課程,希望透過樂舞的實作,開啟師生對於東南亞樂舞文化的認識。為了讓學生們能夠親炙大師,學習到藝術真髓,本所邀請請東南亞當地大師進行密集教學和期末展演,深受學生歡迎,成效顯著。
巴里島甘美朗樂舞文化
106學年度第2學期巴里島安克隆課程,延請到北藝大李婧慧老師授課,並在期末邀請到國際著名巴里島作曲家Nyoman Windha教授及其舞者夫人前來集訓和展演。集訓和展演極為成功,亦讓學生與大師們建立了深厚感情。這也讓本所獲得校方支持,購入臺灣首套的巴里島甘美朗克比亞(Gamelan Gong Kebyar)和皮影戲用甘美朗(Gender Wayang)。此兩套甘美朗是由Windha教授為本所精心挑選,並在運來臺灣前為之舉行祈福儀式,賜名NTU Gamelan Gita Lestari(臺大永恆之歌甘美朗樂團),意義非凡。
107學年度第2學期則延請南藝大新聘 Made Hood(胡敏德)教授來校授課。胡教授之父是將甘美朗推上世界舞臺的重要推手,也是美國民族音樂學界先驅Mantle Hood教授,因此胡教授從小耳濡目染,累積甘美朗演奏和教學豐富經驗,加上其舞蹈家夫人出身巴里島樂舞世家,本身亦為資深巴里島舞蹈家。
中爪哇樂舞文化
中爪哇樂舞沈穩細膩,能讓人平和寧靜,對於現代人有極佳的舒壓作用,而且甘美朗樂器容易上手,又強調團體合作的精神,因此在世界上廣受歡迎。本課程將以中爪哇的宮廷舞蹈和甘美朗音樂作為主要的教學內容。舞蹈的部分,將以實作為主,先教授基本動作,再將基本動作整合起來,呈現一支完整舞作Sari Kusuma。此外也將透過影片觀賞和閱讀,增加對其舞蹈的了解。音樂的部分,由於本校並無中爪哇甘美朗,因此將以巴里島甘美朗克比亞(gamelan gong kebyar)的樂器來代替,另將安排三次到台北藝術大學進行實際樂器的操作,此外再配合閱讀和影音。期末將有中爪哇宮廷樂舞的展演。
本課程由Anastasia Melati老師指導。Anastasia Melati老師為資深印尼日惹宮廷舞者,也學習峇里島舞蹈多年。目前在北藝大攻讀博士。本所於107學年度第1學期請Anastasia Melati老師擔任兼任教師,教授峇里島和中爪哇舞蹈。
緬甸音樂文化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呂心純副研究員為國內研究緬甸音樂之佼佼者。本所禮聘呂心純老師於107學年度第2學期及106學年度第1學期開授緬甸音樂文化與實踐課程,教授緬甸塞恩音樂。期末邀請國寶級藝師Ma Hlaing Than Tun、中生代知名塞恩樂手Thiri Maung Maung、以及年輕一代傑出舞者兼操偶師Nyan Lin Aung來臺集訓並進行展演。
Ma Hlaing Than Tun為國寶級緬甸古典音樂歌唱家和六音鼓手,也是著名作曲家,1975年成為緬甸國家樂團的御用樂師。Thiri Maung Maung 1980年代末期即創立自己的塞恩樂團,長久以來活躍於各式民間表演場合及國家影視媒體,此外由他所領導的樂團錄製之音樂專輯無數,精湛的音樂能力眾所皆知。Nyan Lin Aung 畢業於仰光國立藝術文化大學,雙修舞蹈和操偶,多次代表緬甸從事教學及展演交流,國際交流經驗豐富。這三位藝師的精湛樂舞能力,在緬甸無人不曉。來臺集訓並指導展演實為難得。
南管音樂欣賞與實習
南管是臺灣的古典音樂,唱腔細膩,曲風典雅,其淵源大約可以上溯唐宋。《晉書.樂志》曰:「絲竹更相和,執節者歌。」仿彿南管「上四管」琵琶、三弦、二弦與洞簫宛轉相和,執拍板曼聲長歌的寫照。唐人「絲抹將來」、「絲先竹後」的演奏習慣、〈韓熙載夜宴圖〉中琵琶伎橫抱琵琶,左手大指反扣的指法,亦均可見於今日南管演奏之中。凡此史料,均足以證明南管之歷史悠久,為臺灣傳統音樂中的瑰寶。
本所長年聘任著名南管音樂家王心心老師開授南管課程。王心心老師被喻為當代華人最重要的南管音樂家之一,精習指、譜大曲及各項樂器,尤以歌唱著名,是南管界少見「坐遍五張金交椅」的音樂全才。曾任福建泉州南音樂團專職樂師和漢唐樂府南管古樂團的音樂總監,並於2003年創立心心南管樂坊,致力於南管音樂在當代的傳承與發揚。因此延聘王心心老師開授課程實屬本所或本校學生之一大福音。
北印度塔布拉鼓音樂
106學年度第1學期,本所獲校方補助購入塔布拉鼓一批,特別聘請Abhiman Kaushal教授來臺開授北印度塔布拉鼓課程。
Abhiman Kaushal老師自幼學習北印度塔布拉鼓,被認為是當今Farukkabad、Lucknow與Ajrara三個塔布拉鼓學派的代表音樂家之一。因清亮的演奏音色、及兼具傳統與現代的鼓點創作而得名。除專業演奏外,現職為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兼任教授,開設塔布拉鼓彈奏與印度音樂理論等課程。
在其藝術生涯中,早期曾與享譽國際的印度西塔琴大師Pt. Ravi Shankar合作巡迴演出並共同錄製專輯。1993年移居美國後,相繼與眾多世界頂尖的音樂家合作,所參與錄製的專輯《Shams》、《Delbar》與《Saffron》,分別榮獲2008、2009及2013年的「葛萊美獎世界音樂專輯Top 30」。2016年更以與White Sun團體合作的同名專輯《White SunII》,榮獲2016年葛萊美獎新世紀專輯。

古琴音樂欣賞與實習
本所自89學年度以來開授古琴課程,聘任王海燕老師、李孔元老師等來所講授古琴。
本課以古琴實際彈奏與相關學術概論為授課內容。期望通過琴學知識之講授與琴曲操彈教學,使學生認識古琴音樂之美,建立其音樂審美基礎,充實相關文史知識;經由琴譜所載歷代琴曲的教學,擴大學生在曲目與風格上的視野。同時,亦協助有興趣研究傳統音樂學的學生,在歷代琴曲中取得具體的音樂資料,藉此認識音樂史上所述及的音樂理論與實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