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時間】2021/1/8(週五)12:30-13:20
【演出地點】普通教學館506教室
【節目簡介】本場次活動請務必線上報名,不另開放現場觀眾。室內無法保持社交距離,需配戴口罩才能入場,並於活動期間全程配戴口罩。
報名網址如下:https://my.ntu.edu.tw/actregister/sessionList.aspx?actID=20205100_06
巴里島甘美朗樂舞是當地宗教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至今仍生生不息,不斷推陳出新,無論是傳統慶典儀式或是當代藝術節表演,甘美朗都是必備的,是傳統與創新共生的最佳典範。甘美朗有十分多種,而甘美朗克比亞(Gamelan Gong Kebyar)是最廣為流行的形式之一。Kebyar有爆破、炸開之意,其音樂猶如突然爆開的火焰般,激昂而熱鬧。克比亞亦充分體現甘美朗音樂中富有特色的交織(Kotekan),透過樂器之間不同層次的對話,交織出綿密優美的旋律與節奏。交織亦是巴里島生活哲學中重要的元素,讓人民在社區中實踐共生與相互輔助的生命觀。
近年來,東南亞新住民人口在臺灣慢慢成長,了解東南亞是臺灣發展多元文化的重要契機。本次演出為本學期之巴里島甘美朗樂舞文化課程的成果展現。臺灣大學音樂學研究所於2018年始開授甘美朗課程,並數度邀請享譽國際之巴里島作曲家I Nyoman Windha前來,帶領學生共同演出。本次演出所使用之甘美朗克比亞乃由Windha老師為臺大特別挑選,並為臺大甘美朗樂團命名為Gamelan Gita Lestari,意為「永恆之歌」。
本次演出將帶來三首不同形式的甘美朗曲目,以甘美朗克比亞呈現巴里島樂舞的多面貌。本次亦特別邀請Windha老師以臺灣音樂元素為基礎,創作一首新作品,並以錄影方式演出,同時亦邀請到Windha老師之孫女Keisha,錄製一段舞蹈表演,以展現巴里島樂舞之傳承。除了表演以外,老師將帶領觀眾認識巴里島樂舞,包括樂曲架構、節奏交織及舞蹈動作。
【演出曲目】
第一部分:甘美朗音樂
1. Puspanjali
2. Gilak Sasak
3. 臺灣音樂創作曲(演出影片)
第二部分:巴里島舞蹈
4. Margapati (演出影片,舞者:Keisha Anggita Pramesti)
5. Topeng Tua(舞者:Anastasia Melati)
【指導老師】
I Nyoman Windha
畢業自巴里島藝術學院和日惹藝術學院,2005年取得美國Mills College碩士學位,長期擔任巴里島藝術學院作曲系教授。自1982年開始創作,作品產量極豐富,每年幾乎皆能完成一規模龐大作品,是國際公認最具代表性的巴里島作曲家之一,被譽為甘美朗世界的莫札特。Windha老師經常受邀赴國外教學,也代表任教學校出國巡演,足跡遍及全球。其作品深植於傳統,但又不斷推陳出新,亦多次與印尼和世界各地頂尖音樂家和團體合作。他及 I Gusti Warsiki於2018及2019年均受臺大音樂學所之邀,前來帶領巴里島甘美朗課程的期末集訓和展演,就此與臺大音樂學所建立深厚合作關係。
王櫻芬
國立臺灣大學音樂學研究所特聘教授。畢業於美國匹茲堡大學民族音樂學博士,以民族音樂學、南管音樂與臺灣音樂作為研究軸心。近年於臺大音樂所致力推動亞洲樂舞文化與實踐系列課程,著重理論與實踐的相輔學習,於106-2學期至今開設印尼樂舞文化課程。
【演出陣容】
Anastasia Melati
Keisha Anggita Pramesti
劉亦修(課程助教)
臺大永恆之歌甘美朗樂團 NTU Gamelan Gita Lestari
王博君、王淑慧、江勻釋、李子豪、李冠儒、林秀婷、林貞、邱施潔、郭晏廷、陳俞萍、陳楠心、陳麗霞、許敏婕、楊啟蓁、鄭家寧、樊夏、鍾承恩、 蕭羽軒
☆當日下午2點另有【巴里島甘美朗樂舞工作坊】,歡迎各師生報名參加!(此工作坊無法抵公務人員時數)
報名連結→https://forms.gle/FHhQRuYZoywDr9PN8
※請遵守秋冬防疫措施配戴口罩,謝謝您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