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ents

GIM Concert Series

No.245 Concert: BALINESE GAMELAN/ MYANMAR MUSIC & DANCE

【Date】12:30-13:20, 7th Feb. 2022

【Date】12:30-13:20, 7th Feb. 2022
【Location】Grand Hall, College of Liberal Arts,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本場音樂會由臺大塞恩樂團、臺大永恆之歌甘美朗樂團共同演出。節目將以華麗燦爛的傳統樂器聲響,輔以婀娜曼妙的古典樂舞步伐,為期末的臺大校園帶來滿滿聽覺及視覺的東南亞音樂饗宴。

【節目介紹】
臺大塞恩樂團是全球首個由非緬甸人所組成的緬甸傳統樂團,演出陣容除了新學期加入修課的新生外,也包括106-109年度曾修習過「緬甸樂舞及文化」課程的優秀學,將一同演出宮廷樂舞、潑水節歌舞以及塞恩組曲。
這次的成果展演將透過不同樂器之間與樂舞之間的相襯,凸顯重在頓挫的緬甸音樂藝術風格、以及優雅的古典舞蹈美學底蘊,盼能帶給觀眾一場豐富的感官饗宴。 

而巴里島甘美朗樂舞,是當地宗教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至今仍生生不息,不斷推陳出新。甘美朗有十分多種,而克比亞甘美朗(Gamelan Gong Kebyar)是最廣為流行的形式之一。Kebyar有爆破、炸開之意,其音樂猶如突然爆開的火焰般,激昂而熱鬧。克比亞亦充分體現甘美朗音樂中富有特色的交織(Kotekan),透過樂器之間不同層次的對話,交織出綿密優美的旋律與節奏。交織亦是巴里島生活哲學中重要的元素,讓人民在社區中實踐共生與相互輔助的生命觀。
近年來,東南亞新住民人口在臺灣慢慢成長,了解東南亞音樂亦是臺灣發展多元文化的重要契機。臺灣大學音樂學研究所於2018年始開授甘美朗課程,並數度邀請享譽國際之巴里島作曲家I Nyoman Windha前來,指導臺大師生並一同演出。本次使用之克比亞甘美朗乃由Windha老師為臺大特別挑選,並命名為NTU Gamelan Gita Lestari,意為「永恆之歌」。

【演出曲目】

1.      靈媒獻祭
2.      塞恩組曲(一)
3.      萬紫千紅Htaung Yaung Nay
4.      塞恩組曲(二)
5.      翠園林Myat Nan Dar
6.      民俗鼓樂
7.      遊行甘美朗Baleganjur
8.      迎賓曲Pendet
9.      舞曲Puspanjali

【指導老師】
王櫻芬
國立臺灣大學音樂學研究所特聘教授。畢業於美國匹茲堡大學民族音樂學博士,以民族音樂學、南管音樂與臺灣音樂作為研究軸心。在出國深造前,便因工作關係接觸到印尼甘美朗音樂,後因緣認識了Mantle Hood教授,在他介紹下前往馬里蘭大學巴爾的摩分校攻讀民族音樂學。近年於臺大音樂所致力推動亞洲樂舞文化與實踐系列課程,著重理論與實踐的相輔學習,於106-2學期至今開設印尼樂舞文化課程。 

呂心純
民族音樂學者,任職於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並同任教於臺大音樂所。專攻緬甸音樂、印度音樂及移民音樂研究,近年來致力於推動世界音樂教育及樂舞社區營造,同時透過舉辦音樂會及工作坊,引領大眾探索樂舞的多元感知世界。

【演出者】
臺大塞恩樂舞團:
張雅茹【助教】、李冰冰、李軒瑄、林可淳、林含玉、林昀萱、凌紫鈞、馬曉強、陳小玲、彭蘊嫺、廖聖捷、蕭羽軒、蕭瑋均、鮑沛蘭 

臺大永恆之歌甘美朗樂團:
劉亦修【助教】、王淑慧 Paramitha Santoso、吳迦勒 Kaleb Fransgo、林沂伶、林語柔、許勻婷、許理淨、陳彥誠、陳福笙、黃稟皓、董可豐、廖聖捷、蕭羽軒、顏釆騰、鮑沛蘭

【主辦單位】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
【承辦單位】國立臺灣大學音樂研究所